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大岱边境检查站24年帮扶困难家庭,166个“兵儿子”接力守护——
完达山下不了情
■邱小平
冬日的完达山脉犹如一条银色的丝带,逶迤于挠力河与穆棱河之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大岱林场就镶嵌在这条丝带的东北部。
雪后初晴,太阳的余晖洒在东北边陲,让人心里暖暖的。“干妈,我们过来啦。”几个民警推开于美丽家的大门,径直拿起工具清起了积雪,三下五除二,就把小院打扫得干干净净。
于美丽沏上热茶,忙招呼大伙进屋。打头的是黑龙江双鸭山边境管理支队大岱边境检查站(原武警双鸭山边防支队大岱公安检查站)副站长赵景辉。他从身后拉过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单位新来的小伙子魏锦广。老规矩,来找您认亲了!”
“干妈。”魏锦广有些腼腆。于美丽一把拉住他冻得通红的双手,揉搓一阵:“先喝杯热茶,干妈这就去给你包饺子。”于美丽的老伴王庆安躺在炕上乐呵呵地说道:“24年啦,这是我家第166个‘兵儿子’。”
图①:2006年,大岱边境检查站战士帮于美丽分拣刚刚采摘的野山菜。
图②:2007年,于美丽为“兵儿子”缝被子。
图③:2011年,时任大岱边境检查站站长李辉给王庆安读报。
图④:2012年母亲节,官兵们给于美丽送来鲜花。
图⑤:2022年元宵节,大岱边境检查站副站长赵景辉和于美丽一起包饺子。
“我们家是不幸的,但是遇到这些孩子是我们人生的幸运”
1993年,37岁的王庆安和于美丽带着3个女儿,从吉林老家来到大岱林场投亲落户。夫妻二人每天起早贪黑进山栽树、护林,工作虽然辛苦,但凭着踏实肯干,日子渐有起色。没两年,他们在林场置下一栋土房,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温馨的日子没过几年。1998年9月的一天,王庆安上山干活时遇到车祸,双下肢高位截肢,胸口以下失去知觉。医生告诉王美丽:“这种情况最多只能活18个月。”
“大女儿早早出嫁不在身边,二女儿身体不好需要照顾,老三才9岁。”于美丽望着远处黑色的山峦,喃喃自语:“这日子还咋过?”
消息很快传到与王庆安家距离不远的大岱边境检查站。对于这个老实憨厚、总是乐呵呵的老王,官兵们再熟悉不过。大家纷纷解囊献爱心。可捐出的钱对王庆安来说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多大问题。大家伙一合计,决定轮流上门帮忙护理王庆安,照顾这个不幸的家庭。
“帮老伴翻身、按摩,给家里打柴火、修炉子、挖菜窖……重活、累活他们都抢着干,不让我沾手。”回忆往事,于美丽不禁湿了眼眶。
官兵们每天给王庆安讲笑话,播放欢快的音乐,让他和大伙一起唱歌。渐渐地,王庆安能够随着音乐节奏左右挪动身体,兴致高的时候,还会抬起瘦弱的双臂,配合官兵们的歌声。原本沉闷的小院里,渐渐有了笑声。
“呵!这下你们可多了个爸!”林场工人和官兵们开的玩笑话,让战士薛力辉动了心。那时,薛力辉入伍不久,常常想家。于美丽看在眼里,给他包了野山芹、韭菜鸡蛋、三鲜、猪肉大葱等5种馅儿饺子,安慰他“吃饱吃好不想家”。就着感动的眼泪吃下饺子,薛力辉情不自禁管于美丽叫了一声“干妈”。
他这一叫,战友们也就跟着叫开了,检查站的战士们全跑来认了干爸干妈。战士们站岗执勤回来,都愿意到王庆安的热炕上暖暖身子,跟干爸讲讲白天在外边发生的趣事;哪个想家了、闹矛盾了、感情上有问题了,都愿意跟干妈“唠唠”,倾诉藏在心里的话。
“我们家是不幸的,但是遇到这些孩子是我们人生的幸运。没有他们的帮助,这些年我们根本挺不过来。”对于这个饱经风霜的家庭来说,大岱边境检查站的“兵儿子”们,是黑暗中照亮生命的一束光。
“他们虽然不是我们的亲儿子,但在心里比亲儿子还亲”
自打认亲后,大岱边境检查站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新兵入伍,第一件事是到王家“认亲”;老兵退役,最后一件事是到王家道别,吃上一顿饺子,留下一张合影。20多年过去,相片铺满12个大相框,整齐地挂在房间显眼处。
王庆安躺在炕梢,脸冲着房门,朝着家门口的方向。从王家到大岱边境检查站那条不足10米的小路,每天都有官兵们的足迹与身影。
战士程雷、庞振武和彭永胜凑钱买了30只獭兔送给于美丽养殖,每天轮班顺着小路去打草喂兔、清扫兔笼。獭兔当年繁殖到150只,王家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战士陈文书在老家种过菜,大岱林场出资帮助王庆安和于美丽修建起蔬菜大棚后,他常常跑去查看蔬菜长势,及时浇水、除草。
战士郑志海惦记着身体虚弱的王庆安,经常下勤之后到执勤点后山的池塘里钓鲫鱼,拿到食堂熬好鱼汤,趁热送去给干爸补身子。
在当地政府和“兵儿子”们的帮助下,王庆安的病情稳定,王家的日子有了好转。夫妻俩常说:“他们虽然不是我们的亲儿子,但在心里比亲儿子还亲。”
有个新兵性格叛逆,不服管。一次,他跟干妈抱怨:“我不想在这个山旮旯呆了,想提前退役。”于美丽当即批评了他:“边境无小事,处处连国防。七尺男儿保家卫国,哪能当逃兵?”
那段时间,于美丽经常走过家门口的这条小路,给这名战士做思想工作。渐渐地,这名战士的服役态度有了很大转变,还因主动帮助当地群众受到嘉奖。从此,他安安心心服役,再也没有思想波动。
战士陈亚奇在训练时冻伤了手脚,抹冻疮药很久不见好转。于美丽发现后上山采来草药熬水,一遍一遍给他擦洗,不到3天,冻疮就好了。炊事员于若愚蒸不好馒头,于美丽每天上门手把手地教,直到于若愚把馒头蒸得松软可口。每年建军节,于美丽都不忘为“兵儿子”准备可口的饭菜,王庆安则躺在炕上“指挥”:“炖个鸡,再炖条鱼,炒点鸡蛋。他们的节日,也是咱们的节日……”
2019年初,随着公安边防部队改制,大岱边境检查站的官兵转改成为移民管理警察,“兵儿子”们也调到了15公里外的执勤点。王庆安和于美丽寻思,这下子关系怕是要疏远了。
没想到没几天,副站长赵景辉就带着两个新民警来了:“干爸干妈,执勤点虽然撤走了,咱们这份感情永远撤不了。我们还是老传统,新来的战友过来认亲。”虽然相隔10多公里,他们仍然常来看望。“我们多干点,干妈就能少干点。”赵景辉说。
如今,于美丽还会时常走过这条小路,帮助大岱边境检查站查看旧营房有没有受潮受损,就像爱惜自己的房子一样。
“孩子们陆续分散到天南海北,但始终没断联系”
寒来暑往,王庆安和于美丽的“兵儿子”越来越多。他们满怀喜悦地迎来了一个个充满青春活力的面孔,也恋恋不舍地送走一个个结实宽阔的背影。
“这是李红泉,他曾到非洲执行维和任务。这是李健,2016年退役,年前还打来电话。”于美丽不时站在相框前,盯着照片里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出神,“孩子们陆续分散到天南海北,但始终没断联系。听到他们工作上有什么进步,生活上有什么喜事,我们真是打心眼儿里高兴。”
2009年9月的一天,已经退役好几年的薛力辉,专程回大岱看望他们。“干爸干妈,我国庆节结婚,请帖发出去不少,但总觉得少点什么,后来一想,大岱还有我干爸干妈呢,今天特意送来喜糖。”
“干爸干妈,这是您二老的儿媳妇!”2015年建军节前夕,退役老兵董传斋带着新婚妻子肖靖沂从哈尔滨回到林场。“你们来咋不给我们打个电话……”刚进院门,于美丽就抱着董传斋哭起来。看到这样的景象,姑娘感慨:“以前传斋总说他和干爸干妈有多亲,这下我信了。”
夫妻俩还经常收到退役“兵儿子”从四面八方寄来的暖心包裹。
“干妈,你经常用的胰岛素太贵了,我们公司也生产了,价格要便宜一半,以后我给你买。”知道于美丽患有糖尿病,家住哈尔滨的老兵王宏志每隔一段时间,就给她寄来药品。
“干爸,给你寄了点虾,你别舍不得吃,吃完了我再给你寄。”虽然相隔近2000公里,青岛老兵丁方强还总是惦记着自己远在东北的“家”。
今年元宵节,赵景辉带着魏锦广前来认亲时,说起大岱边境检查站正在周边村庄驻点,执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务。于美丽特意花大半天时间包好200多个饺子,让赵景辉捎给岗位上的“兵儿子”。
“干妈,这饺子真香,还带着热乎气呐!”“兵儿子”们一边吃着饺子,一边拨通于美丽的视频电话。
“这几天太冷,你们执勤的时候可得多穿点衣服。”王庆安、于美丽一边看着干儿子们吃饺子,一边不厌其烦地“絮叨”。
视频两端传来的欢声笑语,如同一缕缕春风,回荡在完达山深处。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