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资讯】水!陆!空!第77集团军部队官兵全力打通生命通道
来源:中国军网    时间:2022-09-08 05:51:00

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地震发生后,第77集团军坚持“两个至上”原则,紧急出动某勤务旅、陆航旅、工兵旅共计410余人驰援灾区。到达灾区后,各部队利用自身优势全力展开搜救群众、转移伤员、抢通道路等任务。截至目前,该集团军某陆航旅共计飞行12个批次,51个架次,共计转运424人,投送食品医疗物资9.55吨,被灾区人民誉为“生命之鹰”;某工兵旅疏通17处塌方,抢通7.5公里救援路线;某勤务支援旅营救转移182名受灾人员,救治伤病员60余名。

党员先锋队向战而行

第77集团军某勤务支援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渡河上渡人民

“当年那支英雄的部队又回来了!”9月6日上午9时许,泸定县得妥镇湾东村红花岗组6名受灾群众在第77集团军某勤务支援旅官兵的搀扶下,登上了第一艘冲锋舟,忍不住感叹。

原来,1935年5月,红军长征时途径泸定县至石棉县一带,前有波涛汹涌的大渡河,后有穷追不舍的国民党军队,以21岁的帅仕高为代表的77名船工勇敢站了出来,帮助7000多名红军渡过天险。70多岁的王婆婆说,这个故事口口相传,今天换成红军传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地震发生后,该旅200名官兵从驻训地星夜疾驰赶赴灾区,于9月5日23时许就突进了震中附近的得妥镇,连夜展开人员搜救、转移伤员任务。由于山体滑坡、塌方,通往湾东村的所有道路都已阻断,经分析研判,采用冲锋舟打通水上救援生命线成为直升机到来前的最优选择。

旅长周祖全带领突击队员冲在最前面,在大渡河上颠簸15分钟后,到达离湾东村最近的登陆点。随后他们采取攀爬,搭绳索的方式,艰难摸爬3个多小时到达村里。“山间林野本没有路,但是我们的队伍依靠铁锹和镰刀,一路上披荆斩棘终于抢通一条安全通道,方便群众坐冲锋舟撤离。”

发现受困群众后,该旅官兵一边安抚受困群众情绪一边快速清理废墟,对受伤群众进行初步医学检查和简易处理。随后官兵采取人工背、绳索托运的方式,将群众依次转移到山脚下的冲锋舟上,再运送至安全地域。

一批又一批,一船又一船,182名受困灾民被该旅官兵顺利转移到了安全地点,得到妥善安置。

乘坐冲锋舟前往灾民被困点进行救援

转运灾民前往安置点

搬运冲锋舟

转运伤员

转运伤员

第77集团军某陆航旅——

开辟空中生命走廊

“解放军来了,有救了!”9月6日上午10时30分许,第77集团军某陆航旅特级飞行员时金盛,驾驶直升机飞抵得妥镇湾东村红花岗组上空,村民组长安文忠看到直升机后,挥舞着手臂大声欢呼。

地震发生后,距离震中磨西镇较近的红花岗组受灾严重,通信中断、交通中断,一度成为“生命孤岛”。村民组长安文忠负了伤,但他黝黑的脸庞上没有一丝畏惧。他带领着党员们挨家挨户搜救伤员,把双腿骨折的村民肖玉珍从废墟中刨了出来。由于现地医疗资源有限,重伤员病情危急,每拖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

“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接到转移重伤员的命令后,该旅两架运输直升机立即起飞,飞跃高山峡谷赶赴灾区。红花岗地形复杂,峡谷中气流紊乱,飞行高度过高会被云雾遮住视线,高度过低又有触碰高压线的危险。机组机长时金盛和副驾驶黄振添沟通后决定在目的地上空多盘旋几圈,待仔细观察现地地形后再开展救援行动。

10时50分,山坡上一小片开阔地上空,机组徐徐下降。“不能再低了!”机长时金盛凭借丰富的经验断定。虽然是开阔地,但飞机周围遍布着灌木丛,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刮起的大风已经把树叶杂草卷上了半空,稍有不慎就会搅住桨叶。

“准备救援吊篮!”空中机械师李欣大声喊道。收到指令后,机械师胡海青迅速从后舱取出吊篮,熟练地进行安装、加固。在飞机无法着陆的情况下,吊篮是最适合的救援工具,操作人员通过遥控器控制吊篮升降,可以安全地将人员或物资进行转运。

“机长,我先下去看看情况。”胡海青打开舱门,一阵狂风扑面而来,吹得人睁不开眼睛。他二话不说,蜷身躺进吊篮,随着吊绳从15米空中缓缓落下。“保持悬停高度,可以展开行动!”着地确认情况后,胡海青小心翼翼地将肖玉珍等3名重伤员扶上吊篮,扣好保险,配合飞行员将他们依次拉上了飞机。飞抵甘孜州医院后,机组人员把伤员安全转送到正在等候的救护车上。

奋不顾身挺进灾区,争分夺秒抢运伤员。第一批3名重伤员被转运至甘孜州医院后,两架直升机又飞往共和村、湾东村等地,持续转运23名重伤员和6名受困群众,空投食品和医疗物资3吨左右,被灾区人民誉为“生命之鹰”。

利用直升机转移受伤人员

利用直升机转移受伤人员

利用直升机对灾民实施救援

利用直升机对灾民实施救援

利用直升机转移受伤人员

第77集团军某工兵旅——

抢通陆上生命线

“当心山石滚落……”听到观察哨传来的提示声,正为211省道石棉县至草科乡路段抢修道路的第77集团军某工兵旅官兵有序分散,挖掘机、装载机操作手快速驾驶机械避开危险区。一阵沙尘浓烟过后,安全哨声响起,官兵们又迅速回归战位,继续紧张作业。

石棉县王岗坪乡地处大渡河峡谷,通往该乡的211省道多处道路附近发生大规模山体滑坡,造成道路多处路基垮塌,大量过往救援人员车辆滞留无法前进,现场只能通过徒步的方式运输伤势较重的伤员,“生命咽喉”被卡脖子路段卡住。灾情就是命令,多次参加抗震救灾任务的第77集团军某工兵旅出动挖掘机、装载机、破碎锤等大型工程机械紧急奔赴石棉灾区,全力展开救援。

该旅官兵抵达现场后,迅速分组作业,一方与地方救援队对接情况,一方对现场进行勘察。由于山体结构复杂,道路受损严重,现场作业空间受限,加之余震不断,山上的碎石不时滚落,给抢通道路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根据对接情况及勘查结果,旅长田升平迅速对现场状况做出判断,现场召集曾参加汶川、鲁甸地震救援人员,并决定采取“专人警戒、连续作业、交替轮换、双向挖掘、多点作业”的方式进行道路抢修工作,派出道路抢通分队采取工程机械与人工作业的方式展开救援工作,抢通危险道路,及时让后续救援人员进入灾区。

截至当前,经过30余小时鏖战,该旅疏通17处塌方,抢通7.5公里救援路线。由于现地余震不断,通往草科乡的路段还不断有塌方,该旅正在全力抢通保通,争分夺秒抢通陆上生命线。

使用挖掘机开辟通路

使用装载机抢通道路

清出“生命通道”

连夜抢通道路

最可爱的人

(作者彭小明、左超超、周煜呈、常敬宇、赵云桥、梁宸溪、尚明玺、邹超杰、许晓宇、苏森林、黄钦、胡浪)

关键词: 救援人员 余震不断 争分夺秒 生命通道 山体滑坡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