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思宁 通讯员 李明军 陈玲 苏颖)近日,由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南宁市小学基地学校成果展示活动在南宁市衡阳路小学举行。
本次活动以线上线下方式同步开展,分为成果作品展示和展演、课例展示、经验分享和专家点评四个阶段进行。南宁市各县(市、区)的教研员、骨干教师等参加现场观摩有400多人,参加线上观摩的人数达1000人。
第一阶段进行课程成果实物展示。展台分别展示了“壮娃话经典”“壮娃探杏林”“壮娃秀民艺”“壮娃展技艺”四个主题板块下的“美学汉字”“探秘百草”“功法养身”“桥说风雨”“陈村傩戏”“点米成画”等课程群的物化成果;同时现场展演了充满浓厚民族气息的 “花棍舞”“打油茶”“与‘粽’不同”等节目,呈现了南宁市衡阳路小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壮美广西》本土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取得的初步成果。
在第二阶段,南宁市衡阳路小学副校长李峙维以 “‘壮美’文化学无边界,‘衡小’学子志在家国”为主题,汇报学校以“壮乡文化”为载体,开发与实施 “壮美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群的阶段性成果。此外,南宁市多个学校进行课程讲解,其中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镇第三小学副校长覃丽青以“日历里行壮乡,生活中悟成长”为主题分享学校的“本土化”课程建构与实施情况,详细介绍了学校如何构建渗透文化自信的壮文化课程体系。
“南宁市多个小学基地学校把‘博悟’课程观与地方文化相结合,能在研究中实现课程理念的在发展,能把‘无边界’框架与民族特色相关联、相融合,在‘博悟’育人观念下,把研究向课程向成果转化。”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副校长郭志滨通过线上直播参与并点评建议,“希望各学校在成果的推广应用和转化的研究中要重视由物到人,要让学生通过研究‘物’看到‘物’背后的人的精神、智慧等,以此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黄思宁 李明军 陈玲 苏颖)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
- 15G资费不大降!三大运营商谁提供的5G网速最快?中国信通院给出答案
- 2联想拯救者Y70发布最新预告:售价2970元起 迄今最便宜的骁龙8+旗舰
- 3亚马逊开始大规模推广掌纹支付技术 顾客可使用“挥手付”结账
- 4现代和起亚上半年出口2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0.6%
- 5如何让居民5分钟使用到各种设施?沙特“线性城市”来了
- 6AMD实现连续8个季度的增长 季度营收首次突破60亿美元利润更是翻倍
- 7转转集团发布2022年二季度手机行情报告:二手市场“飘香”
- 8充电宝100Wh等于多少毫安?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
- 9好消息!京东与腾讯续签三年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技术创新与供应链服务
- 10名创优品拟通过香港IPO全球发售4100万股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有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