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集团军某旅蓝军研训中心主任徐武韬——
精心打造胜战“磨刀石”
(相关资料图)
■中国军网记者 王韵 解放军报记者 韩成 通讯员 杨鹏飞
徐武韬边观察边做记录。 韩一民 摄
塞北大漠,暖风扑面。近日,第81集团军某旅一场实战背景下的多平台综合演练正在紧张进行。
演练中,该旅一改以往“各自分训+连贯考核”的专业训练模式,探索出一套合成分队“融合式”训练考核办法,让多兵种参与、多种武器平台“套餐式”搭配对抗,倒逼官兵根据战场态势活用战术战法。
“战斗实施阶段,如果炮火反应时间缩短20%,车组战场存活率能提高近10%……”走下训练场,该旅蓝军研训中心主任徐武韬带领官兵第一时间将训练数据汇总分析,验证这一新训练模式的“实战贡献率”,为后续战法完善推广提供数据支撑。
徐武韬,常被该旅官兵亲切称为“徐博士”,不是说他有博士文凭,而是因为他十余年如一日钻研蓝军,思战研战的劲头和丰富的战术战法知识储备,让战友们十分佩服。
那一年,部队组建了全军第一支专业化蓝军,并成立蓝军研训中心。作为一名素质过硬的作训参谋,徐武韬成为旅领导眼中的合适人选,开始担起探索攻关的重任。
开局之难可想而知,一没范本可鉴,二没教材资料,每一步都需要艰辛探索。“我们这块‘磨刀石’肩负着检验各部队战斗力的光荣使命,只许成功,不准失败。”中心揭牌运行时,徐武韬就给自己和官兵定下高标准——模拟出最真实、最凶狠的对手。
这些年来,徐武韬带领攻关小组先后翻译了数百万字的外文资料,汇集整理成3册《蓝军建设指南》,搜集整理多套书刊和影像资料,汇编出《模拟蓝军部队训练考核纲目》等资料,为全军专业化模拟蓝军建设立起了标杆。
“‘磨刀石’的使命不是争输赢,而是帮对手练好打仗本领。我们既要当强劲的硬对手,又要做称职的好师傅。”随着研究逐步深入,徐武韬对“如何当好磨刀石”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关于平面与立体的思考。一次对抗演练,担任红军的某新建合成旅具备工兵、防化等多专业兵种优势,但指挥员的用兵思维仍停留在平面对抗,兵力配属出现漏洞。此时,已经熟谙“合成之道”的蓝军本可速胜,但徐武韬和战友最终选择暂停正面进攻,多次实施电磁压制、特种兵破袭等行动,一步步倒逼红军官兵强化合成思维。演练复盘时,一位红军指挥员感慨说:“感谢对手,这场战斗就是一堂生动的转型实践课。”
——关于主角和配角的思考。近年来,联演联训逐步深入,提升部队联合作战、体系作战能力刻不容缓。徐武韬带领团队走遍军队10多所院校,向军内专家请教联合作战知识,走进电子对抗部队研究电子对抗,借演训之机请陆航部队战斗员现场授课……“适应体系作战的要求,必须把自己当成一个即插即用的模块。”徐武韬说,破除以我为主的“主角”思维,才能真正融入体系。
该旅领导介绍,为了打造强大的“体系蓝军”,徐武韬带领团队下了不少苦功夫。比如,他们运用小股伏击袭扰,检验红军警戒和抗袭扰能力;通过呼叫武装直升机突袭,检验红军对空警戒和对空防御能力;采取强电磁压制,检验红军组网对抗能力……
“作为陆军转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这些年我最欣喜的,是一茬茬红军越来越强。”徐武韬说,去年联合演习期间发生的两个场景,让他印象深刻。
对抗中,蓝军进攻误入红军预先埋伏的“火力压制区”。徐武韬险中应变,快速指挥地面侦察力量引导航空兵进行火力反击,才勉强解围;一支蓝军分队布置阵地时兵力密度不合理,被红军抓住漏洞反客为主,采用连续强行突击战法割裂了防御部署,陷入被动。
“在强强对抗中,我们参与和见证了一支支劲旅的蜕变成长。与输赢相比,我们更尊重实力。”徐武韬说,“虽然着装蓝色、标识蓝色,但我们一颗红心的本色永远不变。”
前不久,徐武韬带领团队开始探索研究智能化蓝军建设新课题。“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徐武韬和战友下定决心,全力冲锋填补这项“空白”。
(本文转自中国军网“了不起的中国军人”专题,内容有删节。)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关键词:
上一篇:第76集团军某旅:建设绿色营盘 推动绿色发展_环球播报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
- 15G资费不大降!三大运营商谁提供的5G网速最快?中国信通院给出答案
- 2联想拯救者Y70发布最新预告:售价2970元起 迄今最便宜的骁龙8+旗舰
- 3亚马逊开始大规模推广掌纹支付技术 顾客可使用“挥手付”结账
- 4现代和起亚上半年出口2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0.6%
- 5如何让居民5分钟使用到各种设施?沙特“线性城市”来了
- 6AMD实现连续8个季度的增长 季度营收首次突破60亿美元利润更是翻倍
- 7转转集团发布2022年二季度手机行情报告:二手市场“飘香”
- 8充电宝100Wh等于多少毫安?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
- 9好消息!京东与腾讯续签三年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技术创新与供应链服务
- 10名创优品拟通过香港IPO全球发售4100万股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有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