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什么样的博物馆才是好的博物馆?2019年,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一次演讲中说道,“只有人们热爱这个博物馆,把它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休闲的时间就想来,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博物馆才是好的博物馆。”
近年来,超过30城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目标,将博物馆建设融入城市发展,从而走进人们的生活。要打造“博物馆之城”,增加博物馆数量以及人均博物馆拥有量是硬指标。
北京已经形成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强的城市博物馆体系,但在人均博物馆拥有量上仍有提升空间。今年2月《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2023-2035)》(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提出到2035年,北京博物馆总数量超过460 座,实现每10万人拥有2座博物馆。此外,南京提出,到2025年,力争新增100座备案注册博物馆,孵化100座类博物馆。
有更多的博物馆是基础,但不是“博物馆之城”的全部,更重要的是,如何提升博物馆质量,让“逛馆”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过去几年,“云游博物馆”成为一种潮流,我们打开手机或者电脑,不用出门便可以看见故宫博物院里的瓷器、金银锡器;也可以走进三星堆博物馆开启一场“与青铜的对话”。据国家文物局披露,2022年全国博物馆策划推出线上展览近万个,举办4万余场教育活动,网络浏览量近10亿人次,新媒体浏览量超百亿人次。
博物馆 “数字化”在线上打破了空间隔阂,而在线下则打破观众与文物之间的时间距离,让观众走进文物背后的历史。北京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祁庆国曾表示,引入数字手段的实体展,无论审美还是叙事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当它被安放在展厅不是完结,而是需要观众参与,展览开幕才可谓创作的开始。
多地也将发展文博数字化,作为打造“博物馆之城”的重要抓手。《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2023-2035)》(征求意见稿)提出,鼓励应用科技赋能,提供智慧导览、数字人讲解等沉浸式新型互动体验。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下,数字技术带来的各种可能逐渐改变我们对博物馆的传统认知。我们用各种技术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背后的历史“活”起来,让人们看见文化的朝气与延绵。
关键词:
上一篇:全球关注:国际观察丨刷爆的“信用卡”——起底美国债务危机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
- 15G资费不大降!三大运营商谁提供的5G网速最快?中国信通院给出答案
- 2联想拯救者Y70发布最新预告:售价2970元起 迄今最便宜的骁龙8+旗舰
- 3亚马逊开始大规模推广掌纹支付技术 顾客可使用“挥手付”结账
- 4现代和起亚上半年出口2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0.6%
- 5如何让居民5分钟使用到各种设施?沙特“线性城市”来了
- 6AMD实现连续8个季度的增长 季度营收首次突破60亿美元利润更是翻倍
- 7转转集团发布2022年二季度手机行情报告:二手市场“飘香”
- 8充电宝100Wh等于多少毫安?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
- 9好消息!京东与腾讯续签三年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技术创新与供应链服务
- 10名创优品拟通过香港IPO全球发售4100万股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有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