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向着更深更远的太空进发
■程 雪
近日,一则关于火星探测的最新消息又一次惊艳了世界: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肖龙教授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通过综合分析“祝融号”火星车搭载的多光谱相机获取的科学数据,首次在火星表面发现海洋沉积岩的岩石学证据,证明了火星北部曾经存在海洋。
不知不觉间,“天问落火”已经过去了两年。两年前,历经9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经历了惊心动魄的火星着陆“黑色九分钟”,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在火星表面,“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
登陆遥远的火星,彰显着无所畏惧的探索精神。
先秦时期,著名诗人屈原在《楚辞》中写下“日月安属?列星安陈?”的《天问》长诗。仰望苍穹,先人们发出一声声“天问”。天问一号这个名字,正出自于此。每一次念出这个名字,我们都能感受到那种流淌在民族血脉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气与豪迈。
从天问一号代表中国航天器首次登上火星,实现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到首次拍摄火星高清影像……天问一号创造了我国深空探测领域的多个新突破,推动我国星际探测再上新台阶。这背后,凝结着中国航天人昼夜不息的执着攻关,探索创新。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从揽月九天到太空建站,再到跋涉数亿公里着陆火星,中国航天人一次次把中国印记留在星辰大海。如今,经过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攻坚克难,我们取得了以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月球探测等为代表的标志性成就,不断实现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发展。正如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所言:“10年前筹划,千军万马为之奋斗了6年。我们坚守的目的,就是为了今天最终的胜利!”
作为中国行星探测的第一站,火星探测是从月球到行星探测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肩负着非凡的意义。其积累的大量宝贵的第一手科学资料,将为更遥远的出发“持续充能”。
面对浩瀚宇宙,怀揣着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中国探索太空的脚步更加坚定。一代代中国航天人将继续以追逐梦想的热情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勇攀航天科技高峰,向着更深更远的太空不断进发!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
- 15G资费不大降!三大运营商谁提供的5G网速最快?中国信通院给出答案
- 2联想拯救者Y70发布最新预告:售价2970元起 迄今最便宜的骁龙8+旗舰
- 3亚马逊开始大规模推广掌纹支付技术 顾客可使用“挥手付”结账
- 4现代和起亚上半年出口2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0.6%
- 5如何让居民5分钟使用到各种设施?沙特“线性城市”来了
- 6AMD实现连续8个季度的增长 季度营收首次突破60亿美元利润更是翻倍
- 7转转集团发布2022年二季度手机行情报告:二手市场“飘香”
- 8充电宝100Wh等于多少毫安?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
- 9好消息!京东与腾讯续签三年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技术创新与供应链服务
- 10名创优品拟通过香港IPO全球发售4100万股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有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