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冰乐雪点燃冬日激情
来源: 经济日报    时间:2025-02-16 17:07:44
从亚冬会赛场的激情澎湃,到山间滑雪场的欢声笑语;从北国冰雕的奇幻世界,到南方人工滑雪场的创意体验……这个冬季,激情四射的冰雪运动加速融入百姓生活,精彩纷呈的各类冰雪主题活动火遍大江南北。

万亿赛道蓬勃兴起

寒冬时节,走进河北涞源七山滑雪场,洁白的雪道上飘舞着大片雪花,滑雪爱好者们身着各色雪服,或小心翼翼地练习动作,或风驰电掣般冲下山坡,沉浸于冰雪运动的刺激与欢乐之中。

“孩子刚刚从社交平台上学习了犁式转弯的技术要领,这会儿正跃跃欲试呢。”家住北京回龙观的滑雪爱好者刘菲一家四口从北京出发,跨越200多公里奔赴这场冰雪之约。2022年首滑后,滑雪便成了这个家庭的年度必修课。“这几年,身边痴迷滑雪的人越来越多,朋友圈里时常能看见亲朋好友在滑雪场的精彩瞬间。各大网络平台上,关于冰雪旅游目的地的推荐应接不暇,让人看了心潮澎湃。”

刘菲给记者算了笔账:“滑雪场门票每人200元,儿童免费,雪服雪具租赁平均下来每人100多元,我们一家四口畅快滑一场雪,花销在800元左右。”

近年来,随着“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不断巩固扩大,如刘菲一家这般,对冰雪运动从陌生到熟悉的人越来越多。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以来,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3.13亿人,全民冰雪运动参与率已超过24%。

从塞北到江南,从西部边陲到东部沿海,冰雪运动热潮在中华大地奔涌不息。黑龙江已初步建成了“30分钟冰雪体育健身圈”;湖北已建成冰雪场地30个,每年约600万人次参加冰雪运动;贵州共有冰雪场馆9个,冰雪运动参与人群超30万人,冰雪消费规模超3000万元……

“我国冰雪运动群体规模稳步增长,特别是年轻人、青少年、儿童群体的参与度逐年提高,冰雪运动的发展根基越来越坚实。”万科冰雪业务合伙人毕崇明深耕该行业多年,对于冰雪运动的发展颇有感触。这个雪季,万科冰雪在全国运营的7个室内外滑雪场,整体游客数量同比增加约10%,春节期间客流量增长约30%。

为更好契合大众日益增长的冰雪运动需求,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以冰雪运动为引领,带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增长点。

消费体验焕新升级

近年来,各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推动冰雪运动与多元业态融合,催生出一大批特色凸显、吸引力强的冰雪消费场景。到黑龙江冰雪大世界品鉴冰雪雕塑的艺术魅力,赴新疆阿勒泰滑雪度假区感受“粉雪”的独特质感,在吉林查干湖畔观赏“冰湖腾鱼”的震撼景观……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推出12条全国冰雪旅游精品线路,为民众冬日出游备足丰富选项。

“南方‘小土豆’也要实实在在体验一把冰天雪地的感觉!”蔡世晓是土生土长的福建人,今年春节,他带着一家老小飞到哈尔滨过了一把冰雪瘾。上午滑雪、中午吃铁锅炖、下午泡温泉、晚上赏冰雕……哈尔滨之行,令蔡世晓一家感受到了冰雪运动与当地文化的独特魅力。回到福建后,他们逢人便分享这段旅程,还计划来年约上亲朋好友再去北方体验冰雪乐趣。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5)》预测,2024至2025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有望达到5.2亿人次,旅游收入有望超过6300亿元,71.2%的游客希望在2024至2025冰雪季体验冰雪休闲旅游活动。冰雪旅游在满足群众休闲娱乐需求、提振冬季消费市场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正日益凸显。

“这几年,滑雪市场的供给水平不断提升,滑雪场的专业性,吃、住、玩等度假属性变得越来越重要。”毕崇明说,“消费者更加注重冰雪消费的品质。万科冰雪旗下的松花湖滑雪度假区在过去10年间,各类商业配套设施、商户等更新了3次,服务品质、商户数量、品牌等不断提升。未来,还将积极发挥赛事活动的牵引作用,以吸引更多游客到来。”

作为北京二环内最大的戏雪乐园,第十五届陶然亭冰雪嘉年华如约而至,雪上飞碟、冰滑梯、雪地小坦克、儿童蹦极等游艺项目让人乐在其中。冰雪嘉年华合伙人金钊告诉记者,这个雪季共吸引了8万多名游客,企鹅巡游、小丑表演、夜景灯光、农场市集等文化活动人气很高,很多市民专程过来体验。

与此同时,在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南方城市突破地域与气候限制,积极拥抱冰雪运动,书写着自己的“冰雪奇缘”。

湖北恩施绿葱坡滑雪场位于海拔1800米的“鄂西屋脊”恩施州巴东县绿葱坡镇,雪域面积达15万平方米,拥有不同级别的9条雪道,垂直落差150米。滑雪场总经理胡陶木告诉记者,这个雪季,滑雪场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营业收入突破5000万元,比2021年刚建成时增加了四五倍。滑雪场还推出打铁花和烟花秀等活动,让游客全方位、沉浸式感受冰雪文化魅力。

冰雪装备乘势而

冰雪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大,不仅推动了冰雪旅游和冰雪赛事的繁荣,也为冰雪装备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浏览各大电商平台,从专业的滑雪服、雪鞋、雪板到头盔、护具、手套等配件,品种繁多、抓人眼球,一些限量款、联名款装备更是供不应求。

天猫平台数据显示,这个雪季滑雪行业成交同比增长超40%,国产品牌、细分品类表现亮眼;京东消费观察数据显示,2024年滑雪相关装备的销售增长迅速,其中滑雪镜、滑雪鞋、单板滑雪板的销量同比增长均超80%;在得物APP,去年12月至今年1月,“滑雪”关键词的搜索热度环比增长90%以上,包括滑雪服、滑雪鞋、头盔、眼镜、手套等在内的滑雪装备同比增长82%。年轻人对滑雪服青睐有加,不仅考虑运动时的专业性、功能性,还考虑时尚感和日常的实穿性。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我国已经形成十五大类冰雪装备器材产品体系,基本实现了从头到脚、从个人到场地、从竞技比赛到大众运动的全产业链冰雪装备器材。相关产品销售收入从2015年不到50亿元增至2023年约220亿元。

如何进一步推进冰雪装备产业发展?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白宇飞认为,一是夯实冰雪产业科技创新基础。重点突破我国冰雪装备技术迭代和品牌建设短板,以更加自主可控的技术创新与升级提升行业风险和环境风险应对能力,培育冰雪产业后发优势并实现赶超;二是积极培育冰雪市场优质主体。着力强化冰雪产业技术孵化和业态聚合,通过创新激励培育壮大经营主体的自生能力和发展活力,塑造更为理想的市场创新生态,切实增强我国冰雪产业链的完整性和竞争力;三是发挥技术迁移和赋能优势。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近场通信等技术,开发更加契合冰雪市场需求的可穿戴智能装备及设备,以智能制造转型托举我国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